题朱鍊师山房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叩齿:古代道士修炼时上下牙齿相叩,以集神驱邪。
  • 斋坛: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祭坛。
  • 鸣磬:敲响磬,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仪式。
  • 步虚人:指道士,步虚是道教中的一种诵经方式。
  • 仙酝:指美酒,常用来形容酒的珍贵和美味。
  • 胡麻:即芝麻,这里指用芝麻做的食物。

翻译

在山房中,道士叩齿集神,焚香除去尘世的烦恼,斋坛上磬声悠扬,道士步虚诵经。百花酿成的美酒足以留住客人,一顿简单的芝麻饭,让人仿佛度过了几个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山房中的清修生活。通过“叩齿焚香”和“斋坛鸣磬”等细节,展现了道士的虔诚和超脱尘世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百花仙酝”和“一饭胡麻”的对比,表达了道士生活的简朴与精神的富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昌龄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