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黎氏祠堂
有美诗书裔,由来号德门。
分符闻远祖,冠豸见诸孙。
兰玉春风蔼,松楸雨露繁。
奉先祠夙搆,系族谱犹存。
制度深详究,仪文旧讲论。
堂阶明等级,昭穆序卑尊。
祭器清尤洁,斋居寂不喧。
丽牲碑已老,玉鬯礼弥敦。
承祭推宗子,联行肃弟昆。
蘋蘩供俎豆,醪醴注罍樽。
缩酒茅偏洁,焚香鼎自温。
暖光浮蜡炬,烈焰烛糁盆。
祼奠终三献,歌谣遍一村。
燕毛常序齿,敬祖重分膰。
士论咸归美,乡闾无间言。
观风有使者,我喜为敷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豸(guàn zhài):古代官员的帽子,此处指官员。
- 兰玉:比喻优秀的子弟。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比喻长寿和坚贞。
- 奉先祠:供奉祖先的祠堂。
- 夙搆(sù gòu):早已建成。
-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中,对祖先的尊称,昭指显赫,穆指深远。
- 斋居:斋戒时居住的地方。
- 丽牲:祭祀时用的牲畜。
- 玉鬯(yù chàng):古代祭祀时用来盛酒的玉器。
- 宗子:宗族中的长子或继承人。
- 蘋蘩(píng fán):祭祀时用的植物。
- 醪醴(láo lǐ):甜酒。
- 罍樽(léi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缩酒:祭祀时用茅草过滤酒,象征净化。
- 祼奠(guàn diàn):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
- 燕毛:燕子的羽毛,此处指祭祀时的仪式。
- 分膰(fēn fán):分肉,古代祭祀后将祭肉分给族人。
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黎氏家族的祠堂和家族的德行。诗中提到,黎氏家族自古以来就以诗书传家,德行高尚,远祖曾分封为官,子孙也多有成就。祠堂中松树和楸树茂盛,象征着家族的繁荣和长寿。祠堂早已建成,族谱保存完好,制度详尽,仪式庄重。堂内等级分明,昭穆有序,祭器清洁,斋居宁静。祭祀时,祭品清洁,仪式庄重,宗子主持,族人肃立,祭品丰富,仪式完整。祭祀结束后,族人共享祭肉,乡里无不称赞。诗人表示,如果有使者来观风,他愿意为此宣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黎氏祠堂的描绘,展现了家族的历史和德行。诗中运用了许多与祭祀相关的词汇,如“冠豸”、“玉鬯”、“祼奠”等,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维护。同时,通过对祠堂环境的描写,如“兰玉春风蔼,松楸雨露繁”,传达了家族的繁荣和和谐。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自豪和对祖先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