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词二首

· 陈琏
舞白凫,歌白纻,纤腰皓齿东邻女。清声袅云情缕缕,郢中白雪何足数。 凉风萧萧雁南翔,玉颜满堂乐未央,此舞此歌那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纻(zhù):一种细而洁白的夏布,这里指用白纻制成的舞衣。
  • 纤腰皓齿:形容女子腰肢纤细,牙齿洁白。
  • 东邻女:指美女,源自《战国策·齐策三》中“东邻之女”的典故。
  • 清声袅云:形容歌声清亮悠扬,如云般飘渺。
  • 情缕缕:形容情感细腻,连绵不断。
  • 郢中白雪: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源自《楚辞·招魂》中“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典故。
  • 何足数:不值得一提,表示对其他音乐或诗歌的不屑。
  • 萧萧:形容风声。
  • 雁南翔:指大雁南飞,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或离别的情感。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乐未央:快乐无穷无尽。

翻译

舞动着白纻舞衣,歌唱着白纻之歌,她是东邻那位腰肢纤细、牙齿洁白的美女。她的歌声清亮悠扬,情感细腻如云般飘渺,郢中的高雅音乐与之相比,也显得不值一提。

凉风萧萧,大雁南飞,她的美丽容颜照亮了整个厅堂,快乐无穷无尽。这样的舞蹈和歌声,怎能让人忘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女的歌舞场景,通过“白纻”、“纤腰皓齿”等词语生动勾勒出她的形象。诗中“清声袅云情缕缕”一句,以云喻声,形象地展现了歌声的悠扬与情感的细腻。后文通过“凉风萧萧雁南翔”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与情感深度,表达了对此歌舞场景的深深留恋与赞美。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