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环纪恩

万里天南拜诏频,丁年袍笏又从新。 栖迟厚禄曾非据,诖误微名蚤见伸。 有父固应闻讽议,无才终不老閒身。 庭旋车马休嫌隘,自是先朝草莽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赐环:古代官员被贬后,皇帝重新起用时赐予的信物,象征官复原职。
  • 纪恩:记录感恩之情。
  • 丁年:壮年,指成年男子。
  • 袍笏:官服和手板,代指官职。
  • 从新:重新。
  • 栖迟:停留,滞留。
  • 厚禄:丰厚的俸禄。
  • 非据:不应当占据的位置。
  • 诖误:因过失而受到牵连。
  • 微名:微小的名声或地位。
  • 蚤见伸:早被伸张,即早被平反。
  • 讽议:批评议论。
  • 閒身:闲散的身躯,指无官职的状态。
  • 庭旋车马:指家中来往的车马。
  • 休嫌隘:不要嫌狭窄。
  • 先朝:前朝,指作者曾经效忠的朝代。
  • 草莽臣:指在野的臣子,没有官职的人。

翻译

在遥远的南方,我频繁地接到皇帝的诏书,壮年时我又重新穿上了官服,手持笏板。我曾滞留在不应占据的高位上,因过失受到牵连而名声受损,但早早地得到了平反。我的父亲固应听到批评议论,而我无才,终究不会老于闲散之身。家中来往的车马不要嫌狭窄,因为我本是前朝的草莽之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皇帝重新起用他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回顾和感慨。诗中,“赐环”象征着官复原职,体现了皇帝的恩典;“丁年袍笏又从新”描绘了作者重新步入官场的场景,流露出对官职的珍视。后句中,作者自谦“无才”,却也透露出对自己能够得到平反的庆幸。最后,作者以“先朝草莽臣”自居,表达了对前朝的忠诚和对现状的满足。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的忠诚与感恩。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