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八首

· 陈琏
皇风久不宣,王纲日陵替。 相传仅五姓,维时称叔季。 忠良尽沉郁,礼乐亦荒废。 悠悠六十年,白日似昏翳。 懿哉欧阳公,作史寓深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风:指帝王的教化或风范。
  • 王纲:指朝廷的法度或纲纪。
  • 陵替:衰落,衰败。
  • 叔季:比喻衰乱将亡的末世。
  • 沉郁:指被埋没或不得志。
  • 昏翳:昏暗不明。
  • :美好,赞美。
  • 欧阳公: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翻译

帝王的教化久未宣扬,朝廷的法度日渐衰败。 传承至今仅剩五姓,时代已至衰乱之末。 忠良之士尽被埋没,礼乐文化也荒废无存。 悠悠六十载过去,白日仿佛昏暗不明。 赞美欧阳修先生,他著史书寓含深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历史时期的衰败景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忠良之士的同情。诗中,“皇风久不宣,王纲日陵替”直接点明了时代的衰败,而“忠良尽沉郁,礼乐亦荒废”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衰败的具体表现。最后,对欧阳修的赞美,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认可,更是对其历史著作中所蕴含的深刻见解和批判精神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