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殿履:指在朝中任职。
- 面拜除:指被任命官职。
- 转咨臣计:转达咨询臣下的计策。
- 河渠:指河道治理。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水中神兽,此处比喻水患。
- 陵园:指皇家陵墓,此处指国家的根本。
- 鸿雁: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此处指信息的传递。
- 泽国:指水乡,多水的地方。
- 棠蔽东人:棠,指棠梨树,此处比喻贤臣;东人,指东方的人,即百姓。
- 竹马: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此处比喻百姓的纯朴。
- 葭明韦曲:葭,指芦苇;明,指明亮;韦曲,地名,此处指治理得当的地方。
- 橇车:古代用于泥泞地行驶的车辆。
- 识贡:指了解和掌握贡赋的情况。
- 千艘:指许多船只。
- 九派:指众多河流。
翻译
你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接受了新的任命,转而咨询我的治河策略。水中的蛟龙开始认识到国家的根本所在,而传递信息的鸿雁最终会招引人们在水乡安居。贤臣如棠梨树般庇护着百姓,百姓如儿童骑竹马般纯朴;治理得当的地方如芦苇般明亮,即使在泥泞中也能自如行驶。你可以了解到,即使有成千上万的船只进贡,也不会阻碍众多河流的自由流动。
赏析
这首诗是陈子壮送别刘半舫大司空总督河道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刘半舫的期望和对其治河能力的信任。通过比喻和象征,诗人描绘了治河成功后的美好景象,如蛟龙识陵园、鸿雁招泽国等,展现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景。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刘半舫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未来工作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