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

青琐先君职,金台屹古燕。 艰难依丙舍,谏诤忆丁年。 自上玄成牍,空归范蠡船。 海天迷皂帽,何处拟辽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借指宫门。
  • 金台:指京城。
  • :高耸,稳固。
  • 丙舍:古代宫中的别室。
  • 谏诤: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
  • 丁年:成年。
  • 玄成牍:指重要的文书或奏章。
  • 范蠡船: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后泛舟五湖,这里指隐居或退隐。
  • 皂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平民或隐士的服饰。
  • 辽田:辽阔的田野,这里指隐居之地。

翻译

青琐宫门,曾是先君的职责所在,金台高耸,稳固地立于古都燕京。 在艰难时刻,我依附于宫中的别室,回忆起成年时直言规劝的时光。 自从上呈了重要的奏章,我便空怀着归隐之心,如同范蠡泛舟五湖。 海天之间,我迷失了方向,戴着皂帽,不知何处才是我理想的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宫廷生活的回忆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青琐”、“金台”象征着宫廷的辉煌与稳固,而“丙舍”、“谏诤”则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直言进谏的记忆。后两句转向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范蠡船”为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心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