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事胡祭酒村居韵

· 陈琏
乔木阴森绕故庐,远胜杜甫浣花居。 从来不受僧留偈,纵老犹看御赐书。 丽日园林莺出早,和风门巷燕来初。 徐君亭子东湖上,相去应无十里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阴森:形容树木茂密,给人以阴凉之感。
  • 故庐:旧居,老房子。
  • 浣花居:杜甫在成都的居所,因其附近有浣花溪而得名。
  • 留偈:留下诗句或禅语。偈,指佛经中的颂词,也泛指诗句。
  • 御赐书:皇帝赐予的书籍。
  • 丽日:明媚的阳光。
  • 和风:温和的风。
  • 门巷:家门口的小巷。
  • 徐君亭子:指徐君的亭子。
  • 东湖: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湖泊。
  • 相去:相距。

翻译

高大的树木茂密环绕着我的老房子,这景象远胜过杜甫在浣花溪边的居所。我向来不接受僧人留下的诗句,即使年纪已大,仍喜欢阅读皇帝赐予的书籍。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园林,黄莺早早地飞出,和煦的风吹过家门口的小巷,燕子刚刚归来。徐君的亭子坐落在东湖之上,与我这里相距应该不过十里有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宁静的乡村生活,通过对比杜甫的浣花居,表达了对自己居所的满足和自豪。诗中“乔木阴森绕故庐”一句,以高大的树木环绕旧居,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后文提到不受僧人留偈,显示了诗人的独立与超脱,而“纵老犹看御赐书”则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和对皇恩的珍视。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人徐君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