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

孔父常栖栖,老聃伏柱史。 缅惟两圣人,委蛇亦人世。 圭组岂我荣,冠缨岂我滓。 道以神理超,物用玄羹美。 先民有遗言,大隐隐朝市。 轩辕游空同,至彼阴阳始。 不离黄屋尊,玄珠得赤水。 岣嵝有真宅,高馆疏峰起。 紫芝洵可餐,皇心隆所倚。 抚翼摩云霄,潜鳞媚清泚。 升沉各有分,吾方从绮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孔父:指孔子。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老聃:即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柱史:古代官名,此处指老子的官职。
  • 委蛇:曲折行进,此处指顺应时势。
  • 圭组:古代官员的玉佩和绶带,代指官职。
  • 冠缨:古代官员的帽子和帽带,代指官职。
  • :污染,玷污。
  • 玄羹:指深奥的道理或美好的事物。
  • 大隐:指隐居于朝市之中,心境超然的人。
  • 黄屋:古代帝王的宫殿。
  • 玄珠:道家术语,指深奥的道理或精髓。
  • 岣嵝:山名,此处指隐居之地。
  • 紫芝:传说中的仙草,可延年益寿。
  • 清泚:清澈明亮。

翻译

孔子常常忙碌不安,老子则隐居于官职之中。我深思两位圣人的生活,他们顺应时势,也在人世间曲折行进。官职岂能令我感到荣耀,官帽和帽带岂能玷污我。道理因其深奥而超越,事物因其美好而玄妙。古人有遗言,真正的隐士隐居于朝市之中。轩辕黄帝游历至空同山,到达那里阴阳才开始分明。他虽不离帝王的宫殿,却能领悟到深奥的道理。岣嵝山有真正的隐居之地,高馆依山而建。紫芝确实可以食用,皇帝的心也依赖于此。我展翅高飞于云霄,潜入水中欣赏清澈明亮。升沉各有定数,我正追随绮里先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两位圣人的生活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职的淡泊。诗中“大隐隐朝市”一句,体现了作者认为真正的隐士应隐于朝市之中,心境超然。同时,通过对轩辕黄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深奥道理的追求和对皇帝心意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职的淡泊之情。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