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称
楚夫重鸱夷,诧作丹穴翘。 鴳飞东南至,文羽不见邀。 一鸣旭日升,再弄律吕调。 箫台有练实,去去翔遐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鸱夷(chī yí):古代一种皮制的酒囊,这里比喻楚国的重臣。
  • 丹穴:传说中的地名,比喻高贵或显赫的地位。
  • (qiáo):高举,这里指显赫。
  • (yàn):一种小鸟,这里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 文羽:指美丽的羽毛,比喻才华或美德。
  • 律吕:古代音乐中的音律,这里比喻和谐的声音或秩序。
  • 箫台:传说中仙人吹箫的地方,比喻高雅的境界。
  • 练实:精炼的食物,比喻精美的供养。
  • 遐霄:遥远的天空,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翻译

楚国的重臣如同珍贵的酒囊,自诩为显赫的丹穴之翘楚。 小鸟飞翔至东南,却未被邀请展示其美丽的羽毛。 一声鸣叫迎来旭日东升,再次鸣叫则音律和谐。 在箫台之上,有精美的供养,飞去飞去,翱翔于遥远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国重臣与小鸟的境遇,表达了对于显赫与平凡、邀请与忽视的深刻思考。诗中“鸱夷”与“丹穴翘”形象地描绘了楚国重臣的自负与显赫,而“鴳飞东南至,文羽不见邀”则揭示了小鸟虽有才华却未被赏识的悲哀。后两句以旭日与和谐的音律象征光明与秩序,最后以箫台与遐霄的意象,寄托了对于高远志向与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