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王称
丈夫一言合,不论故与新。 倾盖即相许,白首如路人。 夕为牛下士,旦作座上宾。 吐论即见收,扬芳及后尘。 岂无私嬖谗,不能间其亲。 虞卿起相赵,五羖西入秦。 一旦鱼水欢,举属疏贱臣。 志士慕知己,临风一驰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指初次见面。倾,倾斜;盖,车盖。
  • 牛下士:指地位低微的人。
  • 座上宾:指受到尊重的客人。
  • 吐论:发表言论。
  • 扬芳:传播美名。
  • 后尘:比喻追随他人之后。
  • 私嬖:私宠,指受宠爱的人。
  • :离间。
  •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宰相。
  • 五羖:指五羖大夫,即百里奚,春秋时期秦国大夫。
  • 鱼水欢: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 疏贱臣:指地位低微的臣子。
  • 驰神:心神向往。

翻译

大丈夫一言相合,不分旧友与新交。 初次见面即相许,白头到老如路人。 晚上还是牛棚下的低微士人,早晨就成了座上的尊贵宾客。 一旦发表言论即被接纳,传播美名追随他人之后。 难道没有私宠和谗言,但不能离间他们的亲密。 虞卿在赵国成为宰相,五羖大夫百里奚西入秦国。 一旦关系亲密无间,就提拔那些疏远低微的臣子。 有志之士向往知己,临风时心神向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友谊和知遇之恩的珍视。诗中“倾盖即相许,白首如路人”一句,既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初见时的信任与承诺,又暗含了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后文通过虞卿和五羖大夫的典故,强调了知遇之恩的珍贵和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志同道合、相互扶持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真诚友谊和知遇之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