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读唐人诗悠然有悟 [ ] 卢德仪

几卷唐诗手自娱,不须笺传苦纷拿。 有时悟到忘言处,明月梨花澹欲无。

偈颂八十五首 其八 [ ] 释妙伦

禅禅,断贯索左穿右穿。 道道,生苕帚横扫竖扫。

和微之道保生三日 [ ] 白居易

相看鬓似丝,始作弄璋诗。 且有承家望,谁论得力时。 莫兴三日叹,犹胜七年迟。 我未能忘喜,君应不合悲。 嘉名称道保,乞姓号崔儿。 但恐持相并,蒹葭琼树枝。

纪梦诗 [ ] 湛若水

道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 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 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 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再赴亮社与万司理 [ ] 陈仁锡

夜阑始觉湿衣裳,闻道广寒深且长。 绕岸唐隋分古树,隔林笑语属长杨。 蛟龙寂听惊人句,鸥鸟慈依牧郡场。 有客明朝重载酒,相逢还似水中央。

登道场山 [ ] 释法具

野吹竹色寒,下有古涧道。 牧儿放箠眠,牛马龁风草。

矾山道中过桑园渡 [ ] 刘璟

矾山东下桑园渡,春水初生日正融。 雁影飞穿杨柳外,马声嘶过杏花中。 谁云塞北风沙异,却与江南景物同。 最喜皇恩加四远,且将耕牧训边农。

崔觐诗 [ ] 文同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 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 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 有时携其妻,来至诸

牧羊儿土鼓 [ ] 太祖高皇帝

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乐道歌。 土鼓抱时山鬼听,石泉濯处涧鸥和。 金华谁识仙机密,兰渚何知道术多。 岁久市中终得信,叱羊洞口白云过。

诉衷情 · 喧天丝竹韵融融 [ ] 晏殊

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 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题黄山谷三言诗帖 [ ] 胡长孺

退之出牧向湖州,霁色衡山碧欲流。 鲁直宜州迁谪去,岳云九夏满空浮。 美哉湘水独清深,洗濯迁人执热襟。 峰裹云根不同量,解言随器与渠斟。 鲁直题来务观题,便云字与汉嘉齐。 不知僰道经行路,不涉祝融峰子西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十三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 ] 许传霈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送穷。 磨砻存骨傲,研炼琢词工。 稽阮歧途哭,箪瓢陋巷通。 何如歌咏乐,贫食乐融融。

空山十首 其八 山有牧 [ ] 郭之奇

东山有牧,驱牛出屋。 西山有牧,驱羊入谷。 南山有牧,青峰是逐。 北山有牧,白云可宿。 牧子相邀,牛羊相目。 牧兮归来,牛羊满腹。

林坑观稼 [ ] 饶与龄

旭日融融出自乐,疏松修竹赤光通。 肩舆缓步巡阡陌,束盖偻躬避苇丛。 量雨较晴逢牧子,烝藜炊黍有山翁。 酣歌直待梢头月,奚羡仙姝醉蕊宫。

宁化道中 [ ] 翁万达

怀忧种种山行日,舆病匆匆梅发时。 马援功成犹速谤,冯唐身老欲何为。 铁山回首惟流泪,龙塞关心知复谁。 圣世应多颇牧侣,孤臣终系蓼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