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啼:指鸟儿的啼叫声渐弱。
- 莺语:黄莺的啼鸣,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声音或消息。
- 丁宁:同“叮咛”,反复嘱咐。
- 欢新:新欢,新的欢乐。
- 春期:春天的季节。
- 子夜:半夜时分。
- 微词:含蓄的批评或不满的话。
- 薄幸:薄情,无情。
- 飘零:漂泊无依。
- 开函:打开信封。
- 琴心:指内心的情感。
- 内景经:道教经典,这里可能指深奥的经文或内心的感悟。
翻译
回忆起那隔着画屏传来的鸟儿渐弱的啼叫声,旅途中的莺鸣仿佛在反复叮咛。新的欢乐可惜因春天的阻隔而无法实现,美好的梦境又怎能在半夜醒来时继续。传来含蓄的批评让人猜测是否薄情,寄来的泪水则是为了慰藉我这漂泊无依之人。打开信封,喜见那翩翩的字迹,知道你已习得琴心与内景经的深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远方消息的期盼。诗中“残啼”、“莺语”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旅途的孤寂与消息的珍贵。后句通过对“欢新”与“春期”的对比,以及“梦好”与“子夜醒”的矛盾,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渴望。结尾的“开函喜见”则带来了转机,展现了内心的喜悦与对未来的希望。
王彦泓的其他作品
- 《 何夕 》 —— [ 明 ] 王彦泓
- 《 无题 》 —— [ 明 ] 王彦泓
- 《 六月十八日戌时长逝矣,哀哉痛哉!二十二日闻讣后记此青衣启祥来说聘妾未回寄赠代书 》 —— [ 明 ] 王彦泓
- 《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 其十三 (丁卯年) 》 —— [ 明 ] 王彦泓
- 《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 —— [ 明 ] 王彦泓
- 《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 》 —— [ 明 ] 王彦泓
- 《 赠所欢(癸亥年) 》 —— [ 明 ] 王彦泓
- 《 个人 》 —— [ 明 ] 王彦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