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匡庐

· 王称
兹山东南美,植立云霞中。 九叠萦秀色,万古青茸茸。 我怀志灵奇,絓帆喜相逢。 林端望飞瀑,天际数云峰。 香炉紫烟灭,玉镜澄湖空。 飞翠落巾袖,毛发梳天风。 顾此逐行役,无由访仙踪。 长咏远公传,坐忆东林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植立:直立,挺立。
  • 九叠:形容山峰重叠。
  • :环绕,缠绕。
  • 秀色:美丽的景色。
  • 絓帆:指船帆。
  •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 紫烟:指山间的云雾。
  • 玉镜:比喻湖面平静如镜。
  • 澄湖:清澈的湖水。
  • 飞翠:飞舞的翠绿色,指山间的植物。
  • 巾袖:衣袖。
  • 行役:旅途劳顿。
  • 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曾在庐山东林寺修行。
  • 东林钟:东林寺的钟声。

翻译

庐山位于东南方,美丽地耸立在云霞之中。山峰重叠,环绕着秀丽的景色,万年来青翠茂盛。我怀着对奇异景致的向往,欣喜地乘船相遇。在树林的顶端望见飞瀑,天边有数座云雾缭绕的山峰。香炉峰上的紫色烟雾已经消散,湖面如玉镜般清澈空旷。山间的翠绿植物随风飘落,仿佛落在衣袖上,头发也被天风吹得飘扬。虽然如此,我只能随着旅途劳顿,无法探访仙人的踪迹。我长长地吟咏着慧远大师的传说,心中回忆起东林寺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舟中远望庐山的景象,通过“植立云霞中”、“九叠萦秀色”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庐山的雄伟与秀美。诗中“香炉紫烟灭,玉镜澄湖空”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和湖面的清澈,展现了庐山的神秘与宁静。结尾处,作者通过对慧远大师的回忆,表达了对庐山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仙境般景致的向往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韵味。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