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衡门过雪草心蠲,玉茗胎红透始暄。 乍响青松烹紫笋,閒移斑几就黄绵。 茅山书至兼酬药,上海鹤归未买田。 熟煮清酤添箬裹,为移春闰入新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草心蠲:草木之心得以解脱,指草木因雪而得到净化。
  • 玉茗:指茶花。
  • 胎红:指茶花初开时的红色。
  • :温暖。
  • 紫笋:指紫色的竹笋。
  • 斑几:有斑纹的桌子。
  • 黄绵:指柔软的黄色织物。
  • 茅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道教名山。
  • 上海鹤归:指仙鹤归来,象征吉祥。
  • 清酤:清酒。
  • 箬裹:用箬叶包裹。
  • 春闰:春天的气息。

翻译

简陋的房屋经过雪后,草木之心得到了净化,茶花初开的红色透出,开始感到温暖。在青松下烹煮紫色的竹笋,闲暇时移动有斑纹的桌子靠近柔软的黄色织物。从茅山寄来的书信中兼带着送来的药材,仙鹤归来却还未买到田地。将清酒煮熟并用箬叶包裹,为了迎接春天的气息而将闰月纳入新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闲适生活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衡门过雪草心蠲”一句,既表现了冬日的寒冷,又寓意着心灵的净化。后文通过对茶花、竹笋、黄绵等物品的描写,进一步以物喻情,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