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南川教授严州因次其留别韵三首

· 王缜
欲振儒风扇九畿,江门暂卸一竿丝。 披云剪棘年劳苦,白日青天路坦夷。 坛杏秾分春雨后,泮芹香送晚凉时。 名兼吏隐闲方贵,莫笑先生拙且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儒风:儒家的风范。
  • 九畿: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 江门:地名,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一竿丝:钓鱼的工具,比喻隐居生活。
  • 披云剪棘:比喻经历艰难困苦。
  • 坦夷:平坦,比喻生活或道路平顺。
  • 坛杏:指学府中的杏树,象征学问。
  • 泮芹:指学府中的芹菜,也是学问的象征。
  • 吏隐:指官员隐退或兼有隐居之志。

翻译

想要振兴儒家的风范影响全国,暂时在江门放下钓鱼的竿子。 经历了披云剪棘的辛劳岁月,如今白日青天下的道路平坦顺畅。 学府中的杏树在春雨后茂盛,芹菜在晚凉时散发香气。 名声与隐退的官员身份相得益彰,闲适的生活更显珍贵,不要笑我笨拙且迟缓。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振兴之志,以及对经历艰难后生活平顺的感慨。诗中通过“披云剪棘”与“白日青天路坦夷”的对比,展现了从困苦到顺遂的人生历程。同时,以学府中的杏树和芹菜为象征,体现了对学问的尊重和追求。最后,作者以“名兼吏隐”自况,表明了自己既有名声又向往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珍视和自嘲的幽默感。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