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连环述蒙庄大旨答问者二首
生缘何在,被无情、造化推移万态。纵尽力、难与分疏,更有何閒心,为之偢睬。百计思量,且交付天风吹籁。到鸿沟割后,楚汉局终,谁为疆界。
长空一丝烟霭,任翩翩蝶翅,泠泠花外。笑万岁、顷刻成虚,将鸠鸴鲲鹏随机支配。回首江南看烂漫,春光如海。向人閒到处逍遥,沧桑不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缘:生命的因缘。
- 偢睬(chǒu cǎi):关心,理睬。
- 天风吹籁:自然界的风声。
- 鸿沟割后:指历史上的鸿沟之战,比喻界限分明。
- 鸠鸴鲲鹏:分别指小鸟和巨鸟,比喻事物的多样性。
- 随机支配:任意分配。
-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翻译
生命的缘由何在,被无情的自然规律推动着万般变化。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分辨清楚,更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关心这些。千方百计地思考,也只能将这些交给自然的风声去决定。到了鸿沟之战后,楚汉之间的局势结束,谁又能划定疆界呢?
长空中飘着一丝烟霭,任由轻盈的蝴蝶翅膀,在清凉的花外翩翩起舞。笑看那些瞬间成空的万岁誓言,将小鸟和巨鸟随意分配。回首看江南,那里花开烂漫,春光如海。在人间四处逍遥,世事变迁,但这份逍遥自在却始终不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如“天风吹籁”、“鸿沟割后”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同时,诗中的“笑万岁、顷刻成虚”和“沧桑不改”等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哲理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洞庭秋三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 —— [ 明 ] 王夫之
- 《 因林塘小曲筑草庵开南窗不知复几年晏坐漫成六首呈桃坞老人暨家兄石崖先生同作六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铁牛庵下忽不喜往 》 —— [ 明 ] 王夫之
- 《 过涉园问季林疾遣作早梅诗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和梅花百咏诗古梅 》 —— [ 明 ] 王夫之
- 《 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一 》 —— [ 明 ] 王夫之
- 《 贺新郎 · 中秋大病不得与从游诸子觞月吟此慰之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