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司马草堂雪霁歌
太白楼前风猎猎,骠骑营中冻旗立。
岱岳晨光结作霞,绿野云开雪在沙。
司马碧油寒未起,日射辕门虎士喜。
新从淮蔡破虏归,拟将银甲天河洗。
节钺时闻丹壑游,林间散骑卸吴钩。
飞尘一道连清济,中使西来为赐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霁(xuě jì):雪后放晴。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声。
- 骠骑(piào qí):古代将军的名号。
- 冻旗:因寒冷而冻结的旗帜。
- 岱岳:指泰山。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虎士:勇猛的士兵。
- 淮蔡:地名,指淮河与蔡州一带。
- 虏:敌人。
- 节钺(yuè):古代仪仗中的器物,代表权力。
- 丹壑:红色的山谷,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 吴钩:古代吴地产的弯刀,泛指利器。
- 清济:清澈的河流。
-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
- 赐裘:赏赐的皮衣。
翻译
太白楼前风声猎猎,骠骑将军的营中旗帜因寒冷而冻结直立。 泰山的晨光凝聚成彩霞,田野上的云雾散开,雪留在沙地上。 司马在碧油帐篷中还未起身,阳光照射到军营的门,勇猛的士兵们欢喜。 新近从淮蔡一带击败敌人归来,打算用银甲清洗天河。 时常听说节钺在美丽的山谷中游玩,林间有骑士卸下吴钩。 一道飞尘连接着清澈的河流,宫中使者西来,为了赐予皮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将军营中的生活。诗中通过对风、旗帜、晨光、雪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清新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将军、士兵、骑士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军营中的生活和士兵们的豪情。诗的最后,通过宫中使者的到来,暗示了将军的荣耀和朝廷的赏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赞美和对将军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