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洞䆗虚无净一规,惊涛相即不相疑。 精金大冶鍊幽蚃,俊鹘老鼍愁倾危。 炎心已改何洗涤,高旻受荡还清嬉。 妙香浮动非蘋芷,水雾上摄开轻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洞䆗(dòng yǎo):深邃的洞穴。
  • 虚无:空旷无物。
  • 净一规:纯净如一。
  • 精金大冶:指极其精细的金属冶炼。
  • 鍊(liàn):冶炼。
  • 幽蚃(xiǎng):深邃而神秘。
  • 俊鹘(hú):一种猛禽,指鹰。
  • 老鼍(tuó):指鳄鱼。
  • 倾危:倾覆危险。
  • 炎心:内心的烦躁。
  • 高旻(mín):高远的天空。
  • 受荡:受到动荡。
  • 清嬉:清静而愉悦。
  • 蘋芷(pín zhǐ):指香草。
  • 水雾:水面上的雾气。
  • 轻吹:微风。

翻译

洞庭湖的洞穴深邃而空旷,纯净如一,湖面上的惊涛骇浪虽然汹涌,却并不相互猜疑。就像精金在大冶中冶炼,深邃而神秘,俊鹘和老鼍都因这倾覆的危险而感到忧愁。内心的烦躁已得到洗涤,高远的天空在动荡后恢复了清静和愉悦。湖面上妙香浮动,非蘋芷所能比拟,水雾上升,被微风吹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日的景象,通过“洞䆗虚无净一规”等句,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深邃。诗中“精金大冶鍊幽蚃”等句,以金属冶炼比喻湖水的深邃与神秘,同时“俊鹘老鼍愁倾危”则通过动物的感受,暗示了湖面的危险与动荡。后两句“炎心已改何洗涤,高旻受荡还清嬉”则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天空的宁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