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海国有嘉卉,绍古兰蕙名。 迢递致远道,绮靡发檐楹。 悦彼情所合,矜兹芳有成。 稷下宠琴客,梁园誇词英。 物玩已亦劳,枝叶非天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国:指海外或沿海地区。
  • 嘉卉:美好的花草。
  • 绍古:继承古代。
  • 兰蕙:兰花和蕙草,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迢递:遥远。
  • 绮靡:华丽。
  • 檐楹:屋檐和柱子。
  • 情所合:情感相投。
  • 矜兹:自夸。
  • 芳有成:美好的成就。
  • 稷下:古代齐国的一个地名,常用来指代学术中心。
  • 琴客:弹琴的人,这里指文人。
  • 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的园林,常用来指代文学聚集地。
  • 词英: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 物玩:玩赏物品。
  • 已亦劳:也已经很劳累。
  • 枝叶非天荣:枝叶的繁茂并非天生的荣耀。

翻译

海外有美丽的花草,它们继承了古代兰花和蕙草的名声。 这些花草被遥远地运送到远方,它们的华丽装饰了屋檐和柱子。 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情感相投的事物,自夸这些芳香的花草有所成就。 在稷下,人们宠爱那些弹琴的文人,在梁园,人们夸赞那些文学才华出众的人。 玩赏这些物品已经让人感到劳累,枝叶的繁茂并非天生的荣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海外花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推崇。诗中“海国有嘉卉,绍古兰蕙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而“稷下宠琴客,梁园誇词英”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艺术的热爱。最后两句“物玩已亦劳,枝叶非天荣”则带有哲理意味,提醒人们不应过度沉迷于物质享受,而应追求内在的精神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