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闰五月十四夜静坐后但见神气清朗彻夜玩月不寐至五鼓略就枕即梦见白沙先生瘦而长骨格昂峭两目烱然一如画图中所见者持酒一盏饮予曰此醇酒也极甜美曾饮之乎予答曰未饮也曰可饮之饮后即觉寤天将曙矣因纪以诗云

淳风久已逝,淳质亦云稀。 寥寥千载间,斯人日浇漓。 我生颇好古,冀或一见之。 天若启其衷,灵根夙相随。 偶梦淳德人,风采真吾师。 饮我以醇酒,一歃醒心脾。 清浊既以涤,晶光著先机。 再拜谢吾翁,焚香勤护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寅: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闰五月十四夜:农历闰年的五月十四日夜晚。
  • 神气清朗:精神状态清醒明朗。
  • 彻夜:整夜。
  • 不寐:无法入睡。
  • 五鼓:古代夜间计时的第五更,大约是凌晨三点到五点。
  • 就枕:躺下准备睡觉。
  • 白沙先生:指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号白沙。
  • 瘦而长骨格昂峭:形容身材瘦长,骨骼突出,显得高峻。
  • 烱然:明亮的样子。
  • 醇酒:纯正的美酒。
  • 一歃:一口。
  • 醒心脾:使心神清醒。
  • 清浊既以涤:清洗了混浊,使之变得清澈。
  • 晶光著先机:晶莹的光芒预示着先兆。
  • 吾翁:指梦中的白沙先生。
  • 焚香勤护持:虔诚地焚香,以保护和维持这种精神状态。

翻译

在壬寅年的闰五月十四日夜晚,我静静坐着,感到精神状态异常清醒明朗。整夜我都在赏月,无法入睡,直到凌晨五更时分,我稍微躺下准备睡觉,随即梦见了白沙先生。他身材瘦长,骨骼突出,显得高峻,两眼明亮,正如画中所描绘的那样。他手持一杯美酒,对我说:“这是纯正的美酒,非常甜美,你曾尝过吗?”我回答说:“未曾尝过。”他说:“可以尝一尝。”我饮后立刻感到清醒,天色即将破晓。因此,我记录下了这首诗。

淳朴的风气早已逝去,淳朴的品质也日渐稀少。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日渐变得浮躁。我生性喜好古风,希望能遇见一位真正的古人。上天似乎开启了我的心智,让我与这种精神状态相伴。偶然梦见一位具有淳朴德行的人,他的风采真是我的良师。他以纯正的美酒使我心神清醒,清洗了我的混浊,使我看到了先兆的光芒。我再三拜谢这位先生,虔诚地焚香,以保护和维持这种精神状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静夜中的精神体验和对淳朴品质的向往。通过梦境与白沙先生的相遇,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淳朴风气的怀念和对精神净化的渴望。诗中,“神气清朗”、“醇酒”、“醒心脾”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精神上的清明与净化。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古风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