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北溪隐者

古藤修竹一溪阴,寻得柴关径转深。 卖畚半将供鹤食,垂纶不着羡鱼心。 花怜清品閒常灌,诗喜新题病亦吟。 老去故情终偃蹇,肯随闾里学浮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ěn):古代用以盛放物品的圆形竹器。
  • 垂纶 (chuí lún):指垂钓。
  • 羡鱼 (xiàn yú):比喻对他人所得的羡慕。
  • 閒常 (xián cháng):平常,日常。
  • 偃蹇 (yǎn jiǎn):形容态度高傲或生活困顿。
  • 闾里 (lǘ lǐ):指乡里,邻里。
  • 浮沈 (fú shěn):即“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翻译

古藤与修竹遮蔽了一溪的阴凉,我寻找到柴门,小径蜿蜒深入。 我用半篮子的畚盛放物品,一半用来喂养我的鹤,垂钓时却无心羡慕别人的鱼。 我喜爱那些清雅的花品,常常在闲暇时灌溉,喜欢新作的诗,即使生病也愿意吟咏。 年老之后,旧日的情感终究变得高傲而困顿,我怎肯随波逐流,像邻里那样随人生的起伏而变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古藤修竹”与“柴关径转深”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隐居环境。隐者的生活简朴而自足,他用畚盛物,养鹤垂钓,不羡他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中提到的“花怜清品”和“诗喜新题”则展现了隐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隐者对世俗的疏离感,他宁愿保持自己的高傲和困顿,也不愿随波逐流,这体现了隐者坚守自我,不随世俗沉浮的独立精神。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