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倖午睡觉问渠

当年是你,兜揽下、个侬来此。更不与,分明道止,竟如何安置。但随流,荡漾云痕,归鸿水底成人字。便俐齿嚼空,金睛出火,都则不关渠事。 但惜取刹那顷,忍不得、秋瓜藤坠。逗杀人,为霜禁冷,为风禁泪,镇柳丝、轻摆摇春水。到历头垂杪,半酣不睬难驱使。无端薄倖,付与乌鸢蝼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薄倖(bó xìng):薄情,负心。
  • 兜揽(dōu lǎn):招引,吸引。
  • (nóng):你。
  • 荡漾(dàng yàng):水波微动。
  • 归鸿(guī hóng):归来的大雁。
  • 人字:指大雁飞行的队形呈“人”字形。
  • 俐齿(lì chǐ):伶俐的口齿。
  • 金睛(jīn jīng):形容眼睛明亮如金。
  • 刹那顷(chà nà qǐng):极短的时间。
  • 秋瓜藤坠:比喻事情的结束或衰败。
  • (zhèn):常常,总是。
  • 柳丝(liǔ sī):柳树的细长枝条。
  • 历头垂杪(lì tóu chuí miǎo):历头,指日历的最后一天;垂杪,指树梢。
  • 半酣不睬(bàn hān bù cǎi):半醉不醒,不理睬。
  • 乌鸢蝼蚁(wū yuān lóu yǐ):乌鸦、鹰、蝼蛄和蚂蚁,比喻卑微或无足轻重的存在。

翻译

当年是你,招引我来此。却未曾明确告诉我,究竟该如何安置。只能随着水波微动,看着归来的大雁在水底形成“人”字形的倒影。即使口齿伶俐,目光如炬,这些都与你无关。

只是珍惜那短暂的时光,却忍不住看到秋天的瓜藤坠落。逗人之处在于,霜冷让人忍耐,风让人流泪,总是柳树的细长枝条轻轻摇动春水。到了日历的最后一天,半醉不醒,难以驱使。无端的负心,交付给了乌鸦、鹰、蝼蛄和蚂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回忆与无奈。诗中通过“兜揽下、个侬来此”展现了曾经的吸引与承诺,而“更不与,分明道止”则透露出未曾明确的结局和安置,体现了情感的迷茫与无助。后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荡漾云痕”、“归鸿水底成人字”,增强了诗的意境美,同时也隐喻了情感的飘渺与不可捉摸。结尾的“无端薄倖,付与乌鸢蝼蚁”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负心情感的悲愤与无奈,将情感的失落与卑微的存在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