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已闻嘉鱼诗作佛,还见仁和今为僧。 公今堕地吼狮子,我亦延客吊青蝇。 使君有蜀孤有魏,离娄无耳旷无睛。 夜半失枕明失火,眠食两废莫相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鱼:地名,此处指嘉鱼诗,可能指某位诗人的作品。
  • 仁和:地名,此处指仁和今,可能指某位今人。
  • 堕地吼狮子:比喻英勇或威猛的状态。
  • 延客吊青蝇:延请客人来吊唁,青蝇指死亡。
  • 使君有蜀孤有魏:使君指官员,蜀、魏指地名,孤指孤独,此处可能指官员在蜀地孤独,而在魏地则有伴。
  • 离娄: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目明著称。
  • :指旷野,此处可能比喻视野或心境的开阔。
  • 失枕:失眠。
  • 明失火:比喻情况紧急或混乱。
  • 眠食两废:指睡眠和饮食都受到影响,形容生活混乱。
  • 相矜:互相夸耀或怜悯。

翻译

听说嘉鱼的诗人已经成佛,又见仁和的今人出家为僧。 你如今如堕地的狮子般威猛,我也邀请客人来吊唁逝者。 使君在蜀地孤独,在魏地则有伴,离娄虽目明,旷野却无视野。 夜半失眠,情况如同失火般紧急,睡眠和饮食都已荒废,无需互相怜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嘉鱼诗人和仁和今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堕地吼狮子”形容英勇,“延客吊青蝇”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使君有蜀孤有魏”和“离娄无耳旷无睛”,揭示了人生中的孤独与相伴,明晰与迷茫。结尾的“失枕明失火”和“眠食两废”则生动描绘了生活的混乱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