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燕反自嗔薪木毁,鼠归空汛月明航。 宝璎无力供诸佛,巾帼何辞诮女郎。 食豕食人颜不泚,于羊于蚁智双降。 冰蚕浴火如霜雪,劳尔添柴沸镬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hēn):生气,发怒。
  • (xùn):水位上升,泛滥。
  • 宝璎 (bǎo yīng):珍贵的璎珞,一种装饰品。
  • 巾帼 (jīn guó):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
  • (qiào):讥讽,嘲笑。
  • 食豕食人 (shí shǐ shí rén):吃猪的人,比喻贪婪无耻。
  • (cǐ):羞愧的样子。
  • 于羊于蚁 (yú yáng yú yǐ):对羊对蚁,比喻对待不同对象的态度。
  • 智双降 (zhì shuāng jiàng):智慧双重下降,指智慧的减退。
  • 冰蚕 (bīng cán):传说中的一种蚕,能吐出冰丝。
  • 镬汤 (huò tāng):大锅里的热水,比喻苦难。

翻译

燕子回来却生气自己的巢被烧毁,老鼠归家时月亮照亮了空荡的船。 珍贵的璎珞无力供养诸佛,妇女又何须在意被嘲笑为女郎。 贪婪无耻的人不知羞愧,对羊对蚁的智慧都已减退。 冰蚕在火中如同霜雪般洁白,却劳烦你添柴让苦难沸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老鼠、宝璎、巾帼等意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诗中“燕反自嗔薪木毁”和“鼠归空汛月明航”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无常和变迁,而“宝璎无力供诸佛”和“巾帼何辞诮女郎”则折射出社会对物质与性别的不公。后两句“食豕食人颜不泚”和“于羊于蚁智双降”批判了人性的贪婪与智慧的衰退。最后,“冰蚕浴火如霜雪,劳尔添柴沸镬汤”则以冰蚕的纯洁与火的残酷对比,暗示了作者对现实苦难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