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浮丘被诏重赴京师

· 王恭
关河残叶下,征棹复西游。 远火台城迥,微霜禁苑秋。 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 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河:指关隘和河流,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残叶:指秋天即将落尽的叶子。
  • 征棹:指远行的船只。
  • 西游:向西旅行。
  • 远火:指远处台城(古代军事设施)上的火光。
  • 台城:古代军事防御设施,这里指边防要塞。
  • :远。
  • 微霜:轻微的霜冻。
  • 禁苑:皇家园林。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 宣室:古代皇帝接见大臣的地方。
  •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这里代指皇帝。

翻译

在边远的关河之地,秋天的残叶纷纷落下,你又将乘船西行。 远处的台城上,火光显得格外遥远,微霜覆盖了皇家园林,秋意正浓。 皇帝的诏书从天上发出,宣室里夜深人静,你被留下深谈。 在这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你时常接近皇帝,讨论经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郑浮丘被召赴京的情景,通过“关河残叶”、“远火台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边远而庄严的氛围。诗中“诏书天上出,宣室夜深留”表达了皇帝对郑浮丘的重视和信任,而“浩荡论经史,时时近冕旒”则展现了郑浮丘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厚的学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郑浮丘的敬佩和祝福。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