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即事

· 王恭
都门閒望处,车马满香尘。 禁绕龙池树,钟残凤阙春。 衣冠三辅客,剑履五侯宾。 唯有扬雄宅,门前草自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閒望:悠闲地观望。
  • 香尘:指车马过后扬起的尘土,因车中常有香料,故称香尘。
  • 禁绕:宫禁之中环绕。
  • 龙池:宫中池名,象征皇家。
  • 凤阙:宫阙的美称,象征皇宫。
  • 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也代指士大夫。
  •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这里泛指京城地区。
  • 剑履:指佩剑和穿履,是古代贵族的服饰。
  • 五侯:指同时封侯的五人,这里泛指权贵。
  • 扬雄宅:扬雄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这里指他的故居。

翻译

在京城的城门悠闲地观望,只见车马络绎不绝,扬起的尘土中带着香气。宫中的龙池树环绕着禁宫,钟声在凤阙中回荡,似乎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士大夫们和权贵宾客们穿着华丽的衣冠,佩带着剑履,穿梭于繁华之中。唯有扬雄的故居门前,草木依旧自然生长,清新脱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京城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比权贵与扬雄故居的门前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繁华背后的淡泊与超脱。诗中“车马满香尘”、“衣冠三辅客,剑履五侯宾”等句生动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权贵的奢华,而“唯有扬雄宅,门前草自新”则突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坚守。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