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中精舍

· 王恭
一从巾舄别林扃,清梵香台梦里经。 遥想秋来风露冷,芭蕉抽叶几回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舄(jīn xì):古代的一种头巾和鞋,这里指代僧侣的服饰。
  • 林扃(lín jiōng):林中的门户,指山中的精舍。
  • 清梵(qīng fàn):清净的梵音,指僧侣诵经的声音。
  • 香台(xiāng tái):供奉佛像的台子,这里指寺庙。
  • 遥想(yáo xiǎng):远远地想象或回忆。
  • 芭蕉(bā jiāo):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绿。

翻译

自从我离开山中的精舍,穿着僧侣的服饰,那清净的梵音和香台上的诵经声便只在梦中回响。远远地想象着秋天的到来,风露渐冷,芭蕉的叶子又抽出了几回新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精舍的深深怀念。诗中,“巾舄别林扃”描绘了诗人离开精舍的情景,而“清梵香台梦里经”则通过梦境传达了对精舍生活的思念。后两句通过对秋天风露和芭蕉新叶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无限留恋。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