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时云山图

· 王恭
鹫岭积蒙茸,连山翠几重。 险疑金粟洞,高讶玉华峰。 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钟。 客帆秋外小,仙佩鸟边逢。 梦绕三花树,歌残五粒松。 考槃多在涧,惆怅独迷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鹫岭(jiù lǐng):指形状像鹫的山岭。
  • 蒙茸(méng róng):指茂密的草木。
  • 金粟洞:传说中的仙洞,比喻山洞幽深。
  • 玉华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玉般洁白。
  • 溪迥(xī jiǒng):溪流深远。
  • 林深雨翳钟:树林深处,雨声掩盖了钟声。
  • 仙佩(xiān pèi):仙人的玉佩,这里指仙人。
  • 三花树:传说中的一种树,花多且美。
  • 五粒松:指松树的果实,这里可能指松树。
  • 考槃(kǎo pán):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山中的回声。
  • (jiàn):山间的小溪。

翻译

山岭上覆盖着茂密的草木,连绵的山脉翠绿重重。 山洞幽深,仿佛是传说中的金粟洞,山峰高耸,令人惊讶如玉华峰。 溪流深远,云雾中藏着小屋,树林深处,雨声掩盖了钟声。 秋天的客船在远处显得渺小,偶尔在鸟飞的地方遇见仙人。 梦中围绕着美丽的三花树,歌声随着松果的落下而消逝。 山中的回声多在溪涧中回荡,我独自惆怅,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通过“鹫岭”、“金粟洞”、“玉华峰”等意象,展现了山岭的险峻与神秘。诗中“溪迥云藏屋,林深雨翳钟”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山林深处的静谧与幽远。结尾的“考槃多在涧,惆怅独迷踪”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深深迷恋与无法言说的惆怅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