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馆:山中的馆舍,即山中的住所。
- ?(jū):古同“狙”,指猴子。
- 恶闻:厌恶听到。
- 孤砧:孤独的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 挑灯:拨亮灯火。
- 故林:旧时的树林,比喻故乡或故居。
翻译
山中的馆舍里,猴子的啼叫声刺痛了旅人的心,我厌恶听到那孤独的捣衣声从何处传来。 几声捣衣声惊醒了我回家的梦,整个夜晚,我拨亮灯火,回忆着旧时的树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山馆中的猴啼和捣衣声,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诗中“?啼碎客心”一句,以猴子的啼叫象征旅人心中的不安和痛苦,而“恶闻何处响孤砧”则进一步以捣衣声的孤独和遥远,加深了旅人的孤寂感。后两句“数声惊觉还家梦,一夜挑灯忆故林”则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结合,通过捣衣声惊醒梦中归家的场景,以及挑灯夜思故林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 《 书高谩士为陈容斋作山水图 》 —— [ 明 ] 王恭
- 《 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 》 —— [ 明 ] 王恭
- 《 秋色 》 —— [ 明 ] 王恭
- 《 岁宴别施伯予还冶城甥馆 》 —— [ 明 ] 王恭
- 《 送王董教归沔阳 》 —— [ 明 ] 王恭
- 《 送林彦衡子婿游汉赴嘉禾吉期 》 —— [ 明 ] 王恭
- 《 东山留别林良箴寓舍二首 》 —— [ 明 ] 王恭
- 《 送陈延用任潮州郡幕 》 —— [ 明 ] 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