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山中

· 王恭
回溪风泛落花深,啼鵙声中见绿阴。 半壁白云浮几席,一帘晴翠袭衣簪。 幽栖也作怀人梦,高卧犹悬恋阙心。 自笑渊明偏爱酒,山林寥落久无金。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 回溪:曲折的溪流。
  • :漂浮。
  • 啼鵙(tí jú):鸟名,即杜鹃。
  • 绿阴:树荫。
  • 半壁:半面墙壁。
  • 几席:几案和坐席。
  • 晴翠:明亮的绿色。
  • 袭衣簪:触及衣襟和发簪,形容景色之美。
  • 幽栖:隐居。
  • 怀人:思念他人。
  • 高卧:高枕而卧,形容安逸。
  • 恋阙:留恋宫阙,指对朝廷的眷恋。
  •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爱酒著称。
  • 山林寥落:山林空旷寂静。
  • 无金:没有金钱,指贫穷。

翻译

初夏的山中,曲折的溪流上漂浮着落花,深邃而美丽。杜鹃的啼声中,我看到了树荫。半面墙壁上飘着白云,仿佛浮动在我的几案和坐席之间;一帘明亮的绿色,触碰着我的衣襟和发簪。

即使隐居,我也有思念他人的梦境;即使安逸地躺着,我的心仍然悬念着对朝廷的眷恋。我自嘲像陶渊明那样偏爱酒,但在这空旷寂静的山林中,我已经很久没有金钱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山中的景色,通过“回溪风泛落花深”和“啼鵙声中见绿阴”等句,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半壁白云浮几席,一帘晴翠袭衣簪”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虽隐居山林,但内心仍怀有对朝廷的眷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自嘲,体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