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邑造士吴中美胡山书室
邺侯架上书如积,金薤琅玕映奎璧。
纵横断墨莽多岐,浩荡真源了无迹。
延陵书舍带湖山,湖上书声掩霭间。
闭户不知秋叶落,卷帷或见暮云还。
山童洗砚春池黑,仙侣吹藜夜烟白。
半榻清晖草带间,一帘风露芸香夕。
青春衣綵尚趋庭,永日琴尊复聚星。
吟边狭水牵长镜,醉里青天扫画屏。
几年在泮非常调,犹未携书发西笑。
心迹空冷鱼鸟知,文章已作簪缨料。
同辈纷纷似子稀,诵诗三百解人颐。
愁君便逐青云去,谁共山中薜荔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侯: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因其曾被封为邺侯。
- 金薤:金色的薤叶,比喻书籍的珍贵。
- 琅玕:美玉,比喻书籍的珍贵。
- 奎璧:星名,比喻书籍的光辉。
- 霭:轻雾。
- 藜:一种植物,此处指用藜草制成的火把。
- 芸香:一种香草,常用以驱虫,保护书籍。
- 衣綵:穿着彩衣,指少年时的打扮。
- 趋庭:指在庭院中行走,此处指学习。
- 琴尊:琴与酒,指文人雅士的生活。
- 聚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
- 狭水:指小溪。
- 画屏:屏风上的画,比喻美景。
- 泮:古代学校。
- 西笑:向西笑,指向往西方的文化。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比喻文人的身份。
- 薜荔:一种植物,此处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邺侯韩愈的架上书籍堆积如山,金色的薤叶和美玉般的光辉映照着星辰。书页纵横交错,文字繁多,但真正的精髓却难以捉摸。
延陵的书室环绕着湖山,湖上的书声在轻雾中回响。闭门读书,不觉秋叶已落,偶尔抬头,只见暮云归来。
山童洗砚,春池水色变黑,仙侣点燃藜火,夜色中烟雾白茫茫。半榻清晖,草带间透出,一帘风露,芸香在夜晚散发。
青春时期,穿着彩衣,在庭院中学习,琴酒相伴,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小溪如长镜般牵引思绪,醉眼朦胧中,青天如画屏展开。
几年在学府中,并非寻常调调,尚未带着书籍向西笑。心与迹空冷,只有鱼鸟知晓,文章已足以成为文人的身份象征。
同辈中,如你这般稀有的人,诵读三百首诗,足以让人解颐。忧愁的是,你若追随青云而去,谁还能共度山中薜荔的隐居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书室的宁静与学者的清高,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书籍的珍贵与学问的深邃。诗中“邺侯架上书如积”等句,赞美了书籍的丰富与光辉,而“延陵书舍带湖山”则勾勒出一幅山水间的学府图景。后文通过对书室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学者的日常生活与精神追求,表达了对学问与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学问与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