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唐张文昌送汀州元使君

· 王恭
出临汀守承恩重,驲路遥遥几日程。 五马不辞为郡远,一麾应是到官清。 鄞江地古铜盐富,闽徼天寒瘴疠轻。 但使政平公事少,木樨花下日闲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模仿。
  • 张文昌:唐代诗人张籍,字文昌。
  • 汀州:古代地名,今福建省长汀县。
  • 元使君:指元姓的使君,即地方官。
  • 临汀守:指在汀州担任守官。
  • 驲路:古代驿站的路线。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因为太守出行时驾五匹马。
  • 一麾:一面旌旗,指代地方官。
  • 鄞江:指汀州境内的河流。
  • 闽徼:指福建的边远地区。
  • 瘴疠: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疾病,由瘴气引起。
  • 木樨花:即桂花。

翻译

模仿唐代张籍的风格,送别汀州的元姓使君。 这位即将出任汀州守官的人,承蒙皇恩深厚,但驿路遥远,不知几日才能到达。 五匹马不辞辛劳,远赴他乡为郡守,一面旌旗应是象征着到任后的清廉。 鄞江之地古老而富饶,铜盐资源丰富,福建边远地区虽然天寒,但瘴疠较轻。 只要政务平稳,公事不多,便可在桂花盛开的日子里悠闲地散步。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恭模仿唐代诗人张籍的风格,为即将赴任汀州的元使君送行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元使君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清廉执政,同时也描绘了汀州的自然环境和经济资源。通过“五马不辞为郡远”和“一麾应是到官清”等句,诗人赞扬了元使君的远行和清廉,而“木樨花下日闲行”则展现了诗人对元使君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元使君的送别,也是对其未来政绩的期许。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