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廷礼为陈拙脩绘沧洲隐
我昔放仙鸟,梦游东海滨。
行歌小山桂,遂偶沧洲人。
结交龙门子,招邀浮丘生。
都无簪冕系,而有山水情。
浮丘逐铜辇,龙门登玉堂。
皤然沧洲隐,与我唫沧浪。
有时猎群书,宛在竹深处。
境静不遑眠,中宵启前户。
龙门惜暌离,故写无声诗。
别后见云树,相思但悽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放仙鸟:放飞仙鹤,象征着超脱尘世。
- 小山桂:山中的桂树,常用来比喻隐逸的生活。
- 沧洲人:指隐居在沧洲的人,沧洲常指隐士的居所。
- 龙门子:指有才华的人,龙门比喻高才。
- 浮丘生:指仙人,浮丘是传说中的仙山。
- 簪冕: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 铜辇:古代帝王的车辆。
- 玉堂:指朝廷或高官的居所。
- 皤然:形容头发花白。
- 唫沧浪:吟咏沧浪之水,沧浪水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不遑眠:没有时间睡觉,形容忙碌或心事重重。
- 悽其:悲伤的样子。
翻译
我曾经放飞仙鹤,梦游到东海之滨。边走边唱着山中的桂树之歌,偶然遇到了隐居在沧洲的人。结交了才华横溢的朋友,邀请了仙人一同游玩。完全没有官职的束缚,却有着对山水的热爱。
仙人乘坐帝王的车辆,才华横溢的朋友登上高官的居所。而那位头发花白的沧洲隐士,与我一同吟咏着沧浪之水。有时我们一起阅读群书,宛如在竹林深处。环境宁静,我却因心事重重而无法入睡,半夜起身打开前门。
才华横溢的朋友因离别而感到惋惜,特意为我绘制了无声的诗画。分别后看到云树,相思之情便油然而生,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恭与隐士、仙人以及才华横溢的朋友之间的交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仙鹤、沧洲、龙门子、浮丘生等意象的运用,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世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离别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