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前四夜与周量芝五震生元孝订游海幢寺先柬阿首座分得城字

春风已作三朝别,夏月哉生此夕明。 堪叹华年同逝水,却思野寺隔孤城。 栽池小藕经时长,浴佛馀香濯虑清。 有约届期谁后到,大师有罚记渠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浴佛:佛教节日,又称佛诞节,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生。
  • 阿首座:寺院中的高级僧侣。
  • 分得城字:指按照诗韵中的“城”字韵作诗。
  • 哉生:开始生长。
  • 华年:美好的年华。
  •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野寺:偏僻的寺庙。
  • 浴佛馀香:浴佛节后残留的香气。
  • 濯虑:洗涤思绪,使心境清净。
  • 有约届期:约定的时间到了。
  • 大师有罚:指如果迟到,寺院的高僧会有惩罚。

翻译

春风已经离开了三天,夏月的光芒从今晚开始变得更加明亮。 感叹美好的年华如同流水般逝去,思念那偏远的寺庙隔着孤独的城墙。 池中种下的小藕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浴佛节后残留的香气洗涤了我的思绪,使我心境清净。 我们约定的时间到了,如果谁迟到,寺院的高僧会有惩罚,我会记住那个人的名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寺庙的思念。诗中,“春风已作三朝别”和“夏月哉生此夕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恒常。后句通过对“华年同逝水”和“野寺隔孤城”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远离尘嚣的向往。结尾的“有约届期谁后到,大师有罚记渠名”则增添了一丝幽默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重视和对约定的认真态度。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