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画史林景时

· 王恭
木墨人皆羡,承平祗布衣。 云山随处写,乡树暂时归。 两地愁看月,孤村独掩扉。 幽期应早计,何事久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墨:指木刻和墨画,这里泛指绘画艺术。
  • 承平:指太平盛世。
  • 布衣:古代平民的衣着,借指平民身份。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常用来形容山水画中的景致。
  • 乡树:家乡的树木。
  • 两地:指两个不同的地方。
  • 孤村:孤寂的村庄。
  • 掩扉:关上门。
  • 幽期:隐秘的约定或计划。
  • 相违:违背,未能实现。

翻译

人们都羡慕那些精通绘画艺术的人,在太平盛世,他们只是普通的平民。 他四处描绘云雾缭绕的山峦,暂时回到家乡看望那些熟悉的树木。 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我们都忧愁地望着同一轮月亮,孤寂的村庄里,我独自关上门。 我们早该有隐秘的计划,为何事情久久未能如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画家林景时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木墨人皆羡”一句,既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人们对艺术家的普遍敬仰。后文通过对云山、乡树的描绘,以及两地看月、孤村掩扉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