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岱峰先墅卷为邑曹掾陈氏作

· 王恭
岱山连云转林麓,中有山人旧书屋。 春风独树孟家邻,垂萝野鸟愚公谷。 山人去后馀泉扃,落木寒猿那可听。 阶藓犹存故行迹,檐峰不改别来青。 后人戚戚悲霜露,竟日凄凄感风树。 啼鸟空闻返哺声,白云况是关心处。 寸禄休嗟名位卑,多才又喜际明时。 萧曹事业应须继,林壑光辉会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岱山:即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 林麓:山脚下的树林。
  • 孟家邻:指孟子的邻居,这里借指贤人的邻居。
  • 愚公谷:传说中的地名,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 泉扃:泉水的门户,这里指泉水。
  • 阶藓:台阶上的苔藓。
  • 檐峰:屋檐下的山峰,这里指屋檐。
  • 戚戚:忧愁的样子。
  • 风树:风吹动的树。
  • 返哺声:鸟儿归巢哺育幼鸟的声音。
  • 寸禄:微薄的俸禄。
  • 萧曹:指萧何和曹参,汉初的两位重要官员。

翻译

岱山连绵,云雾缭绕,山脚下有树林,中间有一座山人的旧书屋。春天里,那棵孤独的树像是孟子的邻居,垂下的藤萝和野鸟似乎在愚公谷中。山人离去后,泉水依旧流淌,落叶和寒猿的声音令人不忍听闻。台阶上的苔藓还保留着旧时的痕迹,屋檐下的山峰依旧青翠,一如别离时的模样。

后来的人因霜露而忧愁,整日因风吹动的树而感到凄凉。听不到鸟儿归巢哺育幼鸟的声音,白云更是让人牵挂。微薄的俸禄不必叹息名位卑微,多才多艺又恰逢明时。萧何和曹参的事业应当继承,山林的荣耀终将有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岱山脚下一座旧书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阶藓犹存故行迹,檐峰不改别来青”等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相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自然之美。末句“萧曹事业应须继,林壑光辉会有期”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