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杨梅村与赵从周

放舟乌石滩,上有杨梅村。 赵氏乃名家,仁义以为门。 我车自南华,逸思不可言。 同行谢吾子,佳意更盘桓。 扫室喜迎候,开此安乐樽。 清饮未肯已,侑之以盘飧。 足以尽我兴,何必是桃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ì):休息。
  • 杨梅村:地名。
  • 赵从周:人名。
  • 放舟:乘船。
  • 乌石滩:地名。
  • 逸思:超脱世俗的思想。
  • 谢吾子:感谢我的朋友。
  • 盘桓 (pán huán):逗留,徘徊。
  • 扫室:打扫房间。
  • 迎候:迎接等候。
  • 安乐樽 (zūn):酒杯,这里指酒。
  • (yòu):劝人饮食。
  • 盘飧 (sūn):盘中的食物。
  • 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翻译

乘船至乌石滩,那里有杨梅村。 赵氏家族显赫,以仁义为家门。 我从南华来,超脱的思绪难以言表。 同行中感谢我的朋友,美好的意愿让我们徘徊不去。 打扫房间欣喜迎接,开启这安乐的酒杯。 清饮不愿停止,劝之以盘中的美食。 足以满足我的兴致,何必非要寻找桃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赵从周在杨梅村的愉快时光。诗中,“放舟乌石滩,上有杨梅村”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而“赵氏乃名家,仁义以为门”则赞美了赵家的仁义之风。后文通过“扫室喜迎候”和“开此安乐樽”等细节,展现了宾主尽欢的场景。结尾“足以尽我兴,何必是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无需追求虚无的理想境地,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