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水小景

· 王恭
习静喜还山,山水趣方永。 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 清听空外遥,吾心坐未醒。 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 远树带虚亭,閒云霁孤舫。 古路今人行,浮生几回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习静:习惯于安静。
  • 澄幽阴:清澈而幽深的阴影。
  • 风泉:风声和泉水声。
  • :此处指水流的声音。
  • 华顶:美丽的山顶。
  • 清听:清晰地聆听。
  • 空外遥:遥远的天空之外。
  • 吾心坐未醒:我的心仿佛还未从梦中醒来。
  • 閒云:悠闲的云。
  • :雨过天晴。
  • 孤舫:孤独的小船。
  • 古路:古老的道路。
  • 浮生:人生。

翻译

我喜欢回到山中寻求宁静,山水的乐趣永远新鲜。 茂密的树木投下清澈幽深的阴影,风声和泉水声在美丽的山顶上流淌。 清晰地聆听着遥远天外的声音,我的心仿佛还未从梦中醒来。 当空山中落叶飘零时,渡口的潮水开始上涨。 远处的树木环绕着空亭,悠闲的云朵在雨后天晴中飘过孤独的小船。 古老的道路上,今人仍在行走,人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过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习静喜还山”一句,即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宁静的追求。通过“灌木澄幽阴,风泉溜华顶”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美丽。后半部分则通过“空山落叶时,渡口潮初长”等景象,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