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清远伯水墨图中写松竹梅

· 王恭
君不见徂徕峰顶秋涛作,琅琊台上天声落。君不见黄陵庙前千万枝,楚云湘雨青离离。 不知何树临寒水,冷蕊空香拂征骑。乍逐吴歌曲里残,又向边人笛中起。 君侯受钺下闽藩,草木还沾雨露恩。山中亦有淩霜柏,思向侯门深托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徕(cú lái):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琅琊台:古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境内。
  • 黄陵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传说为纪念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而建。
  • 青离离:形容树木茂盛,青翠欲滴。
  • 冷蕊:指寒花,即冬天的花朵。
  • 征骑:指出征的马队。
  • 吴歌:吴地的民歌。
  • 边人:边疆的居民。
  • 受钺:古代大臣接受皇帝赐予的斧钺,表示被授予军事指挥权。
  • 闽藩:指福建一带,古时为闽越国之地。
  • 淩霜柏:指在霜雪中依然挺立的柏树,象征坚韧不拔。

翻译

你可曾见过徂徕山顶秋天的波涛汹涌,琅琊台上天空的声音轰鸣。你又可曾见过黄陵庙前那千万枝的树木,楚地的云和湘江的雨,使得树木青翠欲滴。

不知是哪棵树临水而立,在寒冷的水边,它的寒花和空中的香气拂过征战的马队。这景象仿佛随着吴地的歌曲渐渐消逝,又似乎在边疆居民的笛声中重新升起。

君侯啊,你接受了皇帝的斧钺,下到福建一带,连那里的草木都沾染了你的雨露之恩。山中也有那在霜雪中依然挺立的柏树,它渴望向你那深邃的侯门扎根。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通过“徂徕峰顶”和“琅琊台上”的描绘,展现了宏大的自然背景。接着,诗人通过“黄陵庙前”的树木,引入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冷蕊空香拂征骑”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了征战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诗人通过对“淩霜柏”的描写,寄托了对君侯的敬仰与期望,希望君侯能像那柏树一样,无论环境如何,都能坚韧不拔,为国为民。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