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小景

· 王恭
江城何人夜吹笛,寒落梅花晓无迹。 仙峤苍茫隔海清,人烟寂历连秋色。 何处征帆天际归,夕阳枫树鸟边微。 矶头亦有垂纶者,甘向沧浪老布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寒落梅花:寒冷中凋落的梅花。
  • 晓无迹:清晨时已无踪迹。
  • 仙峤(qiáo):仙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海清:海面平静清澈。
  • 人烟寂历:人烟稀少,一片寂静。
  • 连秋色:与秋天的景色相连。
  • 征帆:远行的船帆。
  • 天际归:从天边归来。
  • 鸟边微:鸟儿飞翔的地方显得微小。
  • 矶头:水边突出的岩石。
  • 垂纶者:钓鱼的人。
  • 沧浪:江河的波浪。
  • 老布衣:指普通的百姓,这里指隐居的人。

翻译

江边的城市,是谁在夜晚吹起了笛子,寒冷中凋落的梅花,到了清晨已无踪迹。仙山般的山峰在海面平静清澈的远方显得苍茫,人烟稀少,一片寂静,与秋天的景色相连。哪里的远行船帆从天边归来,夕阳下的枫树,鸟儿飞翔的地方显得微小。水边突出的岩石上,也有钓鱼的人,甘愿在江河的波浪中老去,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城夜景图,通过夜晚的笛声、凋落的梅花、苍茫的仙山、寂静的人烟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中“征帆天际归”与“夕阳枫树鸟边微”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辽阔感。结尾处的“垂纶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王恭的高超艺术造诣。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