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留别刘大

· 王恭
年少与君轻别离,肯将清泪洒临岐。 那堪短褐飘蓬后,不似寒窗剪韭时。 遥夜客心悬络纬,隔帘霜影动辛夷。 十年此会仍分手,何得杂尊复共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岐(lín qí):分别时的路口。
  • 短褐(duǎn hè):古代贫苦人穿的短上衣。
  • 飘蓬(piāo péng):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寒窗(hán chuāng):指清苦的读书生活。
  • 剪韭(jiǎn jiǔ):剪去韭菜的枯叶,这里比喻清贫的生活。
  • 络纬(luò wěi):即纺织娘,一种昆虫,这里指夜晚纺织的声音。
  • 辛夷(xīn yí):一种植物,这里指其花影。
  • 杂尊(zá zūn):指多种酒混合在一起。

翻译

年少时与你轻易别离,怎会轻易让清泪洒在分别的路口。 哪能忍受穿着短褐衣,在漂泊不定之后,不再像寒窗下剪去韭菜枯叶时那样清贫。 在遥远的夜晚,客居他乡的心随着纺织娘的声音起伏,隔着帘子,霜花般的辛夷花影摇曳。 十年这样的相聚仍要以分手告终,怎能再混合着酒杯,共同举杯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轻率别离的悔恨,以及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忧虑。诗中通过对比“短褐飘蓬”与“寒窗剪韭”的生活状态,突显了诗人对过去清贫但安定生活的怀念。末句“十年此会仍分手,何得杂尊复共持”则流露出对未来重逢可能性的无奈与悲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