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原德方思道: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见寄:寄来的信。
- 责余:责备我。
- 安世:人名,可能指某位贤人。
-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以懒散著称。
- 帝城:指京城。
- 石洞:可能指作者隐居的地方。
- 南陌:南边的道路。
- 秋鄗:秋天的夜晚。
- 联镳:并驾齐驱,比喻关系亲密。
- 旧衢:旧时的街道。
翻译
我的老朋友们大多身居高位,他们责备我许久没有写信。 我自认不如安世贤明,懒散程度却堪比嵇康。 京城与我相隔千里,我在石洞中隐居已有十年。 南边的道路上,秋夜寂静,我怀念着与旧友并驾齐驱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懒散生活的自嘲。诗中,“故人多在位,责我屡无书”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孤独与自省。通过对比“安世贤何有,嵇康懒不如”,作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既不贤明又懒散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通过对京城与石洞的对比,以及对秋夜南陌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怀旧与孤独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
方献夫的其他作品
- 《 夜送周充之舟中 其一 》 —— [ 明 ] 方献夫
- 《 谢顾惠嵓园亭宴集 》 —— [ 明 ] 方献夫
- 《 湛甘泉内翰使安南还访予西樵适予出不值 》 —— [ 明 ] 方献夫
- 《 赠黄积中之郴州教 》 —— [ 明 ] 方献夫
- 《 与周大尹岐瑞西樵看山次韵 》 —— [ 明 ] 方献夫
- 《 又 》 —— [ 明 ] 方献夫
- 《 午日与诸炼师登聚仙台怀霍渭先甘于盘 》 —— [ 明 ] 方献夫
- 《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 —— [ 明 ] 方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