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鹫岭:即鹫山,又名灵鹫山,位于印度,是佛教圣地之一。此处指代诗中的废寺所在的山岭。
- 郁苍苍:形容山岭树木茂盛,苍翠浓郁。
- 香台:供奉香火的台子,通常位于寺庙中。
- 上方:高处,这里指香台位于较高的位置。
- 苔花: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方,如石缝、墙壁等。
- 侵:蔓延,覆盖。
- 佛像:寺庙中供奉的佛陀塑像。
- 荔叶:荔枝树的叶子。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间。
- 禅榻:供僧人打坐修行的床榻。
- 残霭:残留的云雾。
- 钟楼:寺庙中悬挂大钟的楼阁。
- 半夕阳:夕阳的余晖,指夕阳即将落下的时刻。
- 空门:佛教的别称,意指佛教教义中的空性,也指寺庙。
- 色相:佛教术语,指事物的形状、颜色等外在表象。
翻译
鹫岭郁郁葱葱,香台高高在上。 苔藓覆盖了佛像,荔枝叶遍布僧房。 禅榻上残留着云雾,钟楼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 空门之中无色相,何必感叹这里的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座废弃寺庙的景象,通过“苔花侵佛像”、“禅榻馀残霭”等细节,传达出一种荒凉与超脱的氛围。诗中“空门无色相”一句,既表达了佛教的空性思想,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恭对于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