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读书

· 王恭
赢粮寻翠巘,负笈入琳林。 书映藤萝色,声随钟梵音。 芸香孤鸟外,灯影断猿深。 寂寂空门夜,闲窥往圣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赢粮:携带粮食。
  • 翠巘(cuì yǎn):青翠的山峰。
  • 负笈:背着书箱,指求学。
  • 琳林:指美好的树林。
  • 钟梵音:钟声和诵经声。
  • 芸香:一种香草,这里指书香。
  • 孤鸟外:孤鸟之外,形容孤寂。
  • 灯影:灯光的影子。
  • 断猿:断断续续的猿啼声,形容山中的幽静。
  • 空门:佛教寺庙。
  • 往圣心:古代圣贤的思想。

翻译

携带粮食,前往青翠的山峰,背着书箱进入美好的树林。 书本映照着藤萝的色彩,读书声伴随着钟声和诵经声。 书香在孤鸟之外飘散,灯光的影子在断断续续的猿啼声中显得更深。 在寂静的寺庙夜晚,静静地窥探古代圣贤的思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山寺中读书的情景,通过“赢粮”、“负笈”等词语展现了求学的艰辛,而“翠巘”、“琳林”则描绘了山寺的清幽环境。诗中“书映藤萝色,声随钟梵音”巧妙地将读书与自然、宗教氛围融为一体,表达了在自然与宗教的双重熏陶下,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古代圣贤思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学问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