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澒洞:hòng dòng,弥漫无际。
- 秘灵湫:神秘的水潭。
- 峡坼:峡谷裂开。
- 雷斧:雷电。
- 天虚:天空空旷。
- 月钩:弯月。
- 化形:变化形态。
- 试钵:尝试用钵。
- 吐气:呼出气息。
- 鞭龙:驱使龙。
- 为霖:降雨。
- 九州:中国古代的九个行政区划,泛指全中国。
翻译
飞瀑高达三百丈,弥漫无际的神秘水潭。 峡谷裂开如雷电劈开,天空空旷弯月如钩。 变化形态时尝试用钵,呼出气息或成楼阁。 我欲驱使龙起舞,降雨滋润遍及全中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飞瀑、峡谷、天空等元素融入诗中,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面。诗中“鞭龙起,为霖遍九州”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天下带来福祉的宏愿,体现了其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