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思礼岁贡成均

· 王恭
十年漂泊故人稀,岁晏逢君又远违。 候馆莫鸿惊别梦,粤河残雪照行衣。 潮生楚岸风帆夕,树绕淮山驿路微。 此度桥门应早达,莫忘书札问林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贡成均:古代指每年选拔的优秀学子进入国子监学习。
  • 岁晏:年末。
  • 候馆: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 莫鸿:指雁,古人常以雁象征书信或消息。
  • 粤河:指广东的河流。
  • 行衣:旅行的衣服。
  • 楚岸:楚地的河岸。
  • 淮山:淮河流域的山脉。
  • 桥门:指国子监的门,因国子监前有石桥,故称。
  • 书札:书信。
  • 林扉:林中的门户,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翻译

十年来,我在外漂泊,故友日渐稀少,年末遇到你,却又即将远别。 在旅馆中,雁鸣惊醒了我的别梦,广东的残雪映照着我的行装。 潮水涨起,楚地的河岸上,夕阳下的风帆飘扬,树木环绕着淮山的驿路,显得微弱。 这次你进入国子监应当早早到达,别忘了写信给我,问候我的林中小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林思礼的深情告别和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十年漂泊”和“岁晏逢君又远违”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难得的相聚与即将的离别,情感真挚。后联以景寓情,通过“潮生楚岸风帆夕”和“树绕淮山驿路微”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对友人前程的祝愿。结尾的“此度桥门应早达,莫忘书札问林扉”则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和思念,希望友人早日到达目的地,并保持书信往来,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