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高漫士夜集陈叔谟山庄

· 王恭
倾盖相逢意转亲,六平高馆醉残春。 流年白发看花尽,几夜青灯对雨频。 心逐断鸿犹惜别,兴随芳草更留人。 龙门知己情何限,飞佩应怜寂寞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倾盖:指初次相逢或订交。
  • 意转亲:意指彼此间的情感更加亲近。
  • 六平高馆:指陈叔谟的山庄,六平可能是地名或山庄的别称。
  • 流年:指流逝的时光。
  • 白发看花尽:形容年老时看花的情景,花尽意味着花期已过。
  • 青灯:指油灯,常用来形容夜晚的静谧或孤独。
  • 断鸿:指离群的孤雁,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感。
  • 兴随芳草:指随着芳草的香气而产生的兴致或情感。
  • 龙门知己:指高贵的知己,龙门比喻地位显赫。
  • 飞佩:指飞翔的佩玉,比喻高远的志向或情感。
  • 寂寞滨:指孤独的海滨或边远之地。

翻译

初次相逢,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亲近,在六平高馆中,我们共醉于残春之中。 看着流逝的时光和白发,花儿已经凋谢,多少个夜晚,我们在青灯下频繁地对着雨。 我的心随着离群的孤雁而感到惋惜,我的兴致随着芳草的香气而更加留恋。 龙门上的知己,我们的情感无限,飞翔的佩玉应该怜悯这孤独的海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知己在山庄夜集的情景,通过对流逝时光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倾盖相逢意转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流年白发看花尽”则透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末句“飞佩应怜寂寞滨”以寓言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知己的深切思念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