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翰林典籍沈民则题乐琴书处

· 王绂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 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 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 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 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 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òu):建造。
  •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弦诵:古代的一种教育方式,指弦歌和诵读。
  • (yíng):古代用来装书的竹箱。

翻译

沈君建造了一座华美的轩廊,里面收藏着书籍和古琴。书籍承载着古代的智慧,古琴传达着古代的音乐。虽然古人已经无法相见,但这些足以让我的心灵感到愉悦。我的心灵既然得到了满足,外界的忧虑也就全部消散了。凉风从茂密的竹林中吹来,洁净宜人;太阳转过,高大的梧桐树荫下,时光静好。如果能够世代守护这些弦歌和诵读的传统,又何须满箱的金银财宝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沈君的华轩,既是藏书之所,也是藏琴之地,体现了作者对古道和古音的珍视。诗中,“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表达了通过书籍和音乐与古人精神交流的愉悦,而“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满足带来的内心宁静。末句“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则体现了作者对精神财富的重视,认为传承文化远比物质财富更为宝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向往与推崇。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