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谣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
虬须公子五侯客,一饮千钟如建瓴。
鸾咽奼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
亭亭蜡泪香珠残,暗露晓风罗幕寒。
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
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钗(chāng chāi):古代妇女戴在头上的长形发饰。
- 蜻蜓:这里形容长钗的形状像蜻蜓。
- 虬须(qiú xū):形容胡须卷曲如虬龙。
- 五侯:泛指权贵。
- 建瓴(jiàn líng):形容喝水或倒水声,比喻饮酒迅速。
- 鸾咽(luán yān):形容歌声婉转。
- 奼唱(chà chàng):美妙的歌声。
- 湘烟:湘水上的烟雾,这里形容女子的眉毛如烟雾般柔和。
- 回雪:形容舞姿轻盈如雪回旋。
- 恩情:这里指宾客间的情谊。
- 蜡泪: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蜡油,形似泪珠。
- 香珠:指蜡泪的香气。
- 飘飖(piāo yáo):飘动摇曳的样子。
- 戟带(jǐ dài):古代仪仗中的戟和带子。
- 龙画竿:装饰有龙图案的旗杆。
- 裂管(liè guǎn):破裂的管乐器,这里指乐声。
- 萦弦(yíng xián):缠绕的弦乐器,这里指乐声。
- 芳樽(fāng zūn):美酒。
- 春醁(chūn lù):春天的美酒。
- 新蟾(xīn chán):新月,这里形容月亮的形状。
- 瞪目(dèng mù):睁大眼睛看。
翻译
长长的发钗坠着双蜻蜓的形状,碧绿的山色斜斜地展开如画屏。 胡须卷曲的公子是权贵之客,一饮千杯如同水从高处倾泻。 鸾鸟般的歌声婉转,美妙的唱腔圆润无节,眉如湘水上的烟雾,袖舞如回旋的雪花。 清冷的夜晚,宾客间的情谊四座共享,不要让这沟水成为东西的分别。 亭亭玉立的蜡烛滴下香珠般的蜡泪,暗淡的露水和晨风透过寒冷的罗幕。 飘动的戟和带子庄严相次,二十四根装饰有龙图案的旗杆。 破裂的管乐器和缠绕的弦乐器奏出繁复的曲调,美酒如细浪般倾泻。 高楼上的客人散去,杏花盛开,新月如瞪目般静静地挂在天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宴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诗中“长钗坠发双蜻蜓”等句,以精致的意象描绘了宴会中女子的装扮,而“虬须公子五侯客”则突出了宾客的高贵身份。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如“亭亭蜡泪香珠残”和“飘飖戟带俨相次”,增添了宴会的神秘与庄严气氛。结尾的“高楼客散杏花多,脉脉新蟾如瞪目”则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了宴会结束后的空旷与寂寥。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温庭筠诗歌的独特魅力。